雨中大草原

 

您的位置:主页——感受魅力四川——雨中大草原


    离开九寨沟后,按照计划是去黄龙游览,不料天公不作美,午饭后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从松潘到黄龙的几十公里土路上泥水四溅,车子左右摇摆,本来就是上坡路,再加上路面坑洼和积水,车速不仅缓慢,而且也增加了很大危险。司机师傅犹豫了,他怕把一车人撂在四千多米海拔的半路上。在与大家商量的过程中,雨越下越大,他手把方向盘不由分说调头把车开下了山。车上的游客议论纷纷,各持己见,眼看我们下午的行程要泡汤,经过与导游协商,决定开往路况相对较好的红原大草原。

    红原是当年红军长征时经过的草原,在此休息、驻扎,为了纪念当年红军长征经过这里以及对这片草原的开垦和建设,1960年国务院把这里命名为红原县。在松潘可以看到红军长征纪念碑,碑上的红军战士背靠雪山,面向草原。
   雨水在风的裹挟下拍打着车厢,车窗外一片水雾,看不清山间的景色,与上午在九寨判若两个世界。在时大时小的雨中,我们来到了大草原。汽车刚刚停下就有人迫不及待地跑下车蹲在地上吐了起来,大多数人在三千多米的海拔没什么反应,但对高原敏感的人来说确实有些受罪。
    雨小了些,但一片精湿的草地也看不出有多美,视线不是很好,灰蒙蒙的天仿佛要塌下来一般,供游人骑的马匹都闲了下来,在一旁默默地接受小雨的冲刷,有勇敢的游人在雨中过骑马瘾,回来后一身的泥水,算是雨中取乐吧。
    小风飕飕地吹着,如同北京的深秋,站在草原四下了望,空旷与冷风交织在一起,看不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景色,但阴雨中的草原是真实的写照,如果没有今天的雨,我见到的是另一个世界自然遗产——黄龙,也就没有了雨中草原的行程。
    我们三人在细雨中慢慢地走着,对一片白色的帐篷产生了兴趣,随意走进了一间帐篷里,里面坐着两位藏族老人(脸色黑红,看不出年纪大小,估计五、六十岁的样子,暂且叫做藏族大爷大妈吧),帐篷里很大,中间的一只大锅里煮着大块的带骨牛肉,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肉香四溢,不觉腮帮子发酸,似有垂涎之意。藏族大爷大妈招呼我们坐下,桌椅有些简陋,但有种家的温馨。

    藏族大爷看我们眼盯着大锅就问我们想不想吃,我们连忙点头,他给我们每人盛上一大碗牛肉,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带骨牛肉,肉质奇鲜,块大而不柴,我们一边吃一边称赞,藏族大妈看我们的吃相这么好在一旁抿着嘴乐,并拿起一把银制的小壶往碗里倒什么,我连忙问:“您在做什么”?大爷说是酥油茶(大爷的汉话比大妈的好,大妈说话有时听不懂),我又来了兴致,想尝尝酥油茶的味道,一碗冒着热气象北京面茶颜色的酥油茶摆到了我面前,一股奶香味扑鼻而来,小心地品尝一口,有点咸,有点甜,又有点象鸡汤。酥油茶,是在熬好的红茶中加入酥油和盐,放到特制的茶桶中搅拌,水油交融后倒入锅内加热随时饮用,但不得烧开,酥油茶是藏民时刻不可缺少的饮料。我喝了一口,感觉并不是象传说的那样难以下咽,大爷说:“怕你们喝不惯,里面放了糖”,我说怎么甜孜孜的呢。据说喝得惯酥油茶,藏族人会特别喜欢你,此时大爷脸上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菊花,又给我们拿来小碗,里面倒上青稞酒让我们喝,微黄的酒与啤酒相似,喝在嘴里是甜中有酸的味道,大爷说酒是他家自己酿的,说着又举着个瓶子让我们看,里面也是青稞酒,但度数很高,好象有六十几度,我们用瓶盖倒了一点点,咂吧一小口,好辣!那浓烈的酒气把周身上下的寒气驱走了。我们在这里吃喝兴致正浓,导游走了进来,“在草原上找了你们半天,原来跑这来了”,他跟大爷大妈叽里咕噜地说着藏话,手里捏着一个小团团,边捏边吃,“你在吃什么”?“糌粑”。我随即掰了一小块放在嘴里咀嚼,粗糙的口感,一股炒面的糊香伴着奶香,说不上难吃,但用来做主食肯定不是汉人的胃能承受得了的。糟粑,是将青稞麦炒熟后磨成细面,加入酥油、奶渣,用奶茶在碗中搅拌均匀,再捏成小团。糌粑是藏族人特有的食品,外出放牧都要带着糌粑和酥油,那些酥油糌粑的香味飘荡在高原洁净的空气里,飘荡在牧人的生命里,伴随每个牧人走过艰苦纯朴的一生。

雨中的大草原,我们吃了喝了,品尝了藏族特有的食品,不虚此行。草原是美丽的,世世代代守侯着这片草原的人,虽然他们的皮肤黝黑,藏袍上沾着污渍,但他们的心却象高原空气一样的纯净,正是因为他们所信奉神灵,才使草原的生命得以延续。


上一页    感受魅力四川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