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武长城


您的位置:
主页
>>随笔与游记>>广武长城
 


新广武长城位于山西省山阴县,这段古长城,属明内长城,也叫内边。西起忻州市代县的白草口河东,东至朔州市山阴县的新广武村,全长5964米。这段保留至今的长城,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巡抚都御史李景元所筑。白草口为唐雁门关即西陉关北塞,新广武为明雁门关即东陉关北塞,是明朝雁门关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广武城两侧的山上蜿蜒着只剩夯土的长城,长城上的包砖哪儿去了?据当地老乡介绍,是陆续被当地人拆下来盖房、垒猪圈了,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国家大修防空洞,附近各村都有任务。当时有一条公路直达山顶,社员们开着大汽车上山去拉长城的砖修“地下长城”。靠近白草口的长城全凭地势险要,车上不来,长城包砖才保存得比较完整。即使是这样,这段长城仍是山西境内现存长城的精华部分。
 
广武城是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堡。广武堡有新、旧两座,新城紧傍长城而筑,旧城在新城西,居长城之外。广武旧、新两城是研究国家军事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旧广武城,位于县城南
40公里、雁门关外勾注山下,城外就是汉墓群,是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旧广武雄踞关口,南接长城,对峙敌楼,相望烽火台,进可攻退可守,是中国历史上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重要据点。据《辽史》记载,旧广武始建于辽、金时期,为雁门关前的防御据点。今存完整城墙系明、清加修。古城城墙周长1652米,城墙高8米,下宽5米,上宽3米多,外表全部砖砌,石条做基。最上沿矮墙置垛口、望洞和射孔。整个城墙共施马面16座,马面紧贴墙体,雄伟稳健。城墙东、南、西设城门,不置北门。原城门上有门楼,已遭破坏。城内街道建筑布局基本保留原制,为四街八巷。旧广武城墙上有一株古榆树,城西南有两株古柏树,均苍劲茂盛,历数百年风雨。
  新广武建于明洪武与万历年间,位于雁门关北
3公里处,是内长城防御体系内的重要设施。新广武直接扼守勾注山之咽喉,是锁钥中原的北大门和战略要点,历来为兵家之争、短兵相接的战场。原来的新广武城也有高10米的城墙,底宽5米,石条做基,通体包砖,是固若金汤的城池。古城内设东关、南关、大北关、小北关四道关门,大北关关楼上有石碑三晋雄关字样。城内有瓮城、中城、南瓮城三道防线组成,中城状如簸箕,南瓮城形似斗状,故有金斗银簸箕之称,意即城防坚固。
  在长城沿线的内外还散布着众多的城堡,新广武城就是其中一座,明边上的这种城堡平时屯种,战时出征,在和平时期还兼有易市、榷场的经济职能。但它的军事职能始终是主要的,正如《两镇三关制》所载的那样:
广武当朔州、马邑大川之冲,忻代崞峙诸郡县之要,凡敌由大同左右卫入,势当首犯。这就说明广武城是当大同一线长城防线被突破后保卫中原的第二道防线!

                   201271483日、810 三次上广武长城

 

 

 

 

 

 

 

 

 

 

 


<<back